保健食品审评废止,保健食品审评废止了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健食品审评废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保健食品审评废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不是废止了?
2012年9月14日,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司法部印发《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该《评审准则》分总则、参考文件、术语和定义、管理要求、技术要求5部分,自2013年1月1日起实施,试行版准则同时废止。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拟借鉴香烟标注警示语,你怎么看?
为此举点赞。保健食品市场确要有响鼓重锤。
跨入新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保健食品领域举动频频,先是将保健食品列入2019年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其后又表示将加***食品等领域广告监管力度,而后又提出保健食品拟借鉴香烟标注警示语。中国净化保健食品市场信号重重,这是件相当好的事情。
如此政策面介入,完全是事出有因。权健***之后,华林与无限极也被立案调查。这表面上是直销企业的乱相,本质则触及保健食品市场的乱相。而这些乱相后面,直指两个不正常:一是一些保健食品在广告上夸大、夸张功能与功用;二是一些保健产品在标签上夸大、夸张功能与功用。
产品广告与产品标签上的“烟雾弹”乱扔,透显出部分保健食品营销上的欺骗性,实为为牟利不择手段:明明是用来保健,却偏偏在强调治病;明明是保健品,却被忽悠成药品。最为可恶的是,上当受骗的很多是老人。
其实,在发达国家保健食品也是很受欢迎的。首先是市场很大,比如美国,这个市场在2010年规模已超1000亿美元,而中国在2017年市场规模约为350亿美元;其次是保健食品被当做药品基本是没人相信的,这也就是市场长期规范、消费长期理性的结果。
保健食品从市场定位来讲,其最主要的市场份额也是老人群体。中国有按近14亿人口,有劳动力的人口是9亿,老人的数量不小,消费的需求存有,这个市场应当是可以做大。但是,如果诚信缺失,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把保健品当作药品推荐给消费品,这简直就是丧尽天良,不仅这个产业不会升级,而且这些产品会成为危害市场的毒瘤。
有诚信在,一个企业才能走得好、走得远。这并不是一个说说而已的大道理,只有诚信社会的逐步构建,才匹配得上一个国家的经济腾飞。
也像香烟那样?写上一句废话,吸烟有害健康?保健品怎么写呢?写保健品不能保健?太可笑了,又是个大侠呀!能干点实事不?这馊主意也想得出来,你觉得有用吗?能不能行了?多简单点儿事儿啊!真保健品没毛病,有毛病的就不是真保健品,真保健品也不害人,害人的是违法卖保健品的人,为什么会有人违法操作?一句话监管不够呗。没有人提供生存的土壤,会屡禁不止吗?要我说啥时监管问责市场就不会乱了。
保健食品危害健康吗?危害健康还是保健食品吗?和香烟并列太荒唐!保健食品没有危害,是卖保健品的骗人害人。正因为保健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所以列为食品而不是药品。保健食品要起到保健作用,必须有专业的知识正确食用才能起作用。因此卖保健品的人应设立从业资格,专业人才能卖,禁止直销模式(实际直销都是传销,所以要禁止)。
碳酸饮料,饼干,糖果等各种高糖,高脂食品对健康危害极大。这类食品应象香烟一样提示吃多有害健康。
我是九石老哥,曾经在财经媒体当过四年编辑,现在从事品牌营销工作。我认为,这个举措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标识警告语是必须的。保健品应该按照标准要明确标注成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防止商家夸大其词。
二、保健品市场到了必须加强监管的时刻。保健品从上世纪90年代风靡全国以来,一直饱受争议,一直长盛不衰,市场监管缺位可以说是为保健品提供了大行其道的环境。加强保健品市场监管,刻不容缓。
三、保健品害人不浅,必须严惩。保健品坑害老人的事情众所周知,如今更多群体深受其害,其中包括很多未成年人。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必须加大对虚***宣传、非法获利惩罚力度。
总之,必须从规范标准、市场监管、法律惩罚等多方面多管齐下,把保健品乱像严打下去,给民众一个健康的环境,不然保健品害国殃民会更加深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健食品审评废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健食品审评废止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pbw.com/post/71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