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消费调研,保健食品消费调研报告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健食品消费调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保健食品消费调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保健品行业分析?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制剂产能居世界第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另一方面却是我国的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健康重视度的提高,在消费需求的刺激下,未来我国保健品将拥有很大市场潜力,保健品市场将迎来市场蓝海。
但国内保健品企业良莠不齐,市场集中度低,在国外品牌的冲击下谋求发展的关键是寻找自身核心竞争力。
国内外保健品行业发展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2013年我国保健品行业的总产值是1624.41亿元,而国内保健品企业的销售收入则为1579.36亿元。2014年,中国膳食补充剂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同比增长12%。据统计,保健品行业平均年增长率为10%-15%,销售额从2600亿元扩张到4000亿元。再加上同期国内保健品出口金额:15.37亿元,进口金额:10.82亿元两组数据,可以推算出2015年国内保健品消费市场规模大概有2198.53亿元,相较2014年,同期增长39.8%。
相较美国和澳洲,国内的保健品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2014年,国内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为902亿元。比较人均消费水平,美国和澳洲分别为56美元和41.6美元,而国内市场仅为11.4美元。根据Bain预测,行业规模有望在未来4年保持8%的年均增速,至2018年达到1263亿元的规模。
对比海外市场,国内保健品的审核和牌照壁垒更高。安利持有国内唯一的全国直销牌照,2013年国内销售额近 300亿元,占据绝对优势。本土品牌在竞争中总体处于弱势,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10年前5大国内厂商合计销售额尚不及安利一家。但藉由深度分销,内资品牌汤臣倍健在07-14年的7年中将收入水平由6685万元扩张25.5倍至17.05亿元, 显示内资品牌缺乏强势企业,行业格局亦尚未定型。
尽管中国保健品空间巨大且缺乏强力竞争者,线下渠道的审批壁垒导致国内市场的进入难度依然很高。根据专家调研,为获取CFDA“蓝帽子”,海外品牌平均需要为每个SKU支付50-100万的成本,且审批时长高达1-2年。因此目前包括GNC、NBTY在内的海外品牌在国内基本藉由食品类的灰色渠道进行销售,对药店等专业渠道的覆盖受限。
做保健品市场调研要注意什么?
1、确定调研目的
把需要调查的问题明确提出来,可以从四个方面论证提炼:
|职业经理人|56
① 为什么要进行该项调查?
② 想要知道什么?
③ 知道后有什么作用?
④ ***用哪种经济有效的方法能达到目的?
在这一步骤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人为的拓展市场调研的规模。很多人在制定市场调研目的时,总是担心目的过窄,使市场调查数据的应用价值过底,进而加大了不必要的工作量,不但浪费了费用开支,也延误了利用市场调查数据的时效。所以市场调研的调研目的应限制在必要够用的范围内。
2、拟定调查***。
调查***是组织市场调研活动的依据,能使市场调研有条不紊地、高效率地完成。市场调研***包括确定调查的具体内容,获取什么样的数据资料;***从谁手里、什么地方能获取到想要的资料;确定用什么方法取得这些资料;调研人员须具有那些素质?多少人为宜?确定市场调研总的时间和各阶段工作时间的要求;***编制调研费用预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健食品消费调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健食品消费调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pbw.com/post/64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