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保健知识去湿气的方法,养生保健知识去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养生保健知识去湿气的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养生保健知识去湿气的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去除体内的湿气,祛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身体湿气自测表:你体内有湿气吗?
1、头皮屑多,头部出油多,脱发
2、耳内湿(耳禅湿)
3、眼皮下沉有眼袋
4、面部长斑冒痘,面色晦暗发黄出油
5、舌苔厚重且黏腻,舌头边缘有齿痕
6、口臭,睡觉流口水,打呼噜
7、起床后昏沉、疲倦、乏力、嗜睡
8、早起恶心干,痰多嗓子不利
9、慢性咽炎
需要祛湿的人:
1、眼皮容易月中、出汗少、皮肤较厚、肤色暗、头沉没有精神的人群。
2、睡不醒,每天睡再多,还是觉得很困,睡觉流口水的人群。
3、起床之后如厕,大便溏稀不成形,或者隔三差五便迷的人群。
需要祛湿时间:
长夏,一般指的是夏末秋初之时,或指夏季中高温、多雨、潮湿的特殊时段,空气中湿度大。
主要是因为夏季闷热潮湿,阴雨连绵,更容易感受湿邪。此外,因夏季饮食不注意,过度进食生冷或误食发霉变质的食物损伤脾胃也会导致湿邪内生。
祛湿方法:
适当的运动帮助我们燃烧身体脂肪,醋进体内代谢,还能够排湿去寒,醋进身体运动,让身体动起来,加速湿气的排出。
想要祛除体内的湿气最好是通过药物、饮食和生活习惯;另外也可以通过中医理疗,例如拔罐,艾灸等。可以找中医大夫通过辨证论治后,通过中药进行调理。另外饮食上忌食肥腻厚味、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生活上注意休息、多参加户外有氧运动。
临床上很多身体臃肿肥胖的人,容易出现胸闷,咳嗽,咳痰,胃腹胀闷,大便粘滞,排便不畅等表现,多数是以阳虚体质为本,脾胃亏虚而导致的痰湿湿热兼杂。
脾胃阳虚不能运化水湿痰湿,导滞痰湿水湿内停,阻碍脾胃,胃肠之间水湿停滞,阻滞经络皮肤,容易导致皮肤油腻、四肢困肿、浮肿等症状。
治疗的重点,在以温阳健脾胃为基础,并配理气化痰祛湿的药物,兼有有湿热的可配合清热利湿。
最关键的是在于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阳气的恢复,使脾胃功能运化恢复正常,有利于痰湿水湿的代谢,也有利于湿热邪气的清除。
我一般推崇用五苓散、陈夏六君子汤以治疗阳气脾胃为主,配合二陈汤平胃散化痰祛湿,适当的配伍车前子、泽泻等清热利湿的药物。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帮助。更多中医科普,点头像关注郑医生,有疑问可以私信……
去湿气的方法有哪些?
湿气体现在外部的症状:
1、早上起床、洗澡之前看舌苔:舌苔白(或黄)厚,看起来滑或者腻。
2、刷牙时经常恶心,感觉嗓子里有痰,口干,口苦 ,口渴;
4、头发油腻,皮肤油光,满脸起痘,浑身黏黏;
5、大便溏稀或便秘(擦***时,要多张手纸才能擦干净);
6、皮肤经常起***,经常有瘙痒;
7、困乏无力,无精打***,怎么睡都睡不够。头晕犯困;
体现在内部的症状:
湿邪为病,首伤脾胃,又因中央为土,容易侵袭到其它脏腑,
祛湿气的方法有很多;首先就是中药治疗,可以服用一些去湿气的中药,例如薏米、茯苓、藿香、佩兰等。再有就是饮食上多吃一些绿豆、南瓜、红豆、赤小豆等。另外还可以通过生活习惯祛除体内的湿气,可以多参加户外有氧活动、促进汗液的排泄。
祛湿气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湿气方法有食疗,汗蒸,和泡脚,运动,拔罐,艾灸等方法来去除体内湿气,像薏米红豆汤、冬瓜排骨汤、健脾祛湿汤、玉米须汤,都是可以的,越懒就要越运动,体内湿气重的人大多数都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 饮食要清淡,避免环境的潮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养生保健知识去湿气的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养生保健知识去湿气的方法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pbw.com/post/41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