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知识重点总结内容有哪些,保健知识重点总结内容有哪些方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保健知识重点总结内容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保健知识重点总结内容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生活中有哪些必需要知道的急救知识?
有个很严峻的数据显示,在我国院外心脏猝死生存率不到1%,而国外可达10-30%!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懂急救,公众掌握的急救技能覆盖面还达不到10%!很讽刺的现实是有很多生命逝去就发生在身边,意外难以掌控。
心肺复苏要掌握些什么呢?
1.首先当看到有人倒地,迅速评估下现场环境,跪在患者一侧,膝盖与肩平齐,以用双手拍打患者双肩,然后俯低头,观察患者胸部是否起伏,观察时间为5-10秒,判断患者呼吸是否停止,观察的同时可以用右手中指和食指触摸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判断患者是否有循环迹象;迅速向围观人群呼救,呼唤别人参与抢救,拨打急救电话120。
2.当判断患者已经没有心跳,需要松解衣领及裤带,然后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心脏按压的位置在两***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达5cm),按压幅度需要保证完全回弹。
3.当心脏按压三十次以后,再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检查口腔无分泌物,无***牙。随即进行人工呼吸了,可以口对口呼气,也可以使用简易呼吸器,一手以“CE”手法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通气2次,然后再继续进行心脏按压(30下)。
这为一个心肺复苏周期,而我们进行抢救的时候,需要做五个周期。做完以后需要进行复苏评估,判断复苏是否有效(听患者否有呼吸音,是否有颈动脉博动)。
***如复苏有效,摆复苏***,救护车一到,迅速转运至医院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如没有效,那么继续下一个循环的心肺复苏,持续到救护车抵达。
视频加载中...
懂得一些急救常识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但很多看似可信的常识误区其实会要了你的命。今天EyeOpener就给大家破解8种常识误区。
误区一:给伤口涂速效膏药,可以加快伤口愈合。确实如此,但前提是必须清理好伤口,否则,膏药只会成为细菌和病毒的温床,让伤口感染得更快。所以应该先用酒精等消毒用品清理好伤口,在涂上或贴上创可贴。
误区二:用酒精或醋擦拭皮肤可以给身体降温,快速退烧,但实际上,酒精和醋对人体皮肤有害无利,尤其是婴幼儿。同时“努力焐热身体猛出汗”也是一种不可取的方法。正确的做法:多喝水、茶,将室温调整到18摄氏度左右的凉爽状态,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慢慢退烧,如果还不见效,说明必须要去看医生了,不要妄图自治。
误区三:如果身边人晕倒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快速去扶起来、或者劈头盖脸浇一桶水上去,不死就是奇迹了!科学的方法是,抬起患者的腿部,用较软的衣物或垫子把腿垫高,等待专业急救。如果患者自己醒过来,最先要做的绝对不是给他和咖啡或者其他能量饮料,了解情况前他最好什么都别进食。
误区四:烧伤烫伤时抹牙膏。这些冰冰凉凉的东西涂抹在伤口上只会阻碍皮肤表面的热流通,导致伤口在冷热交替中变得更加严重。真正应该做的是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处大约15分钟,疼痛感就会减轻很多。另外,烫伤后的水泡应该怎么处理?其实水泡的产生是为了防止皮肤表面细菌感染,所以,千万不要戳破水泡保护层。
误区五:如果遇到意外伤害,导致关节或者骨头错位,是否应该抓紧时间快速矫正?自行矫正错位的骨头只会让错位更加严重,最应该做的是保持较舒适的位置,用木板和绷带固定好扭伤的部位,送往医院治疗。
误区六:不慎扭伤到底该冷敷还是热敷呢?答案是24小时内先冷敷,可以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疼痛感。24小时之后,肿胀减缓,可以开始热敷,因为这时候可以促进肿胀的消散。
误区七:误食毒蘑菇或化学毒品,“敲开”喉咙,快速吐出来可以吗?其实不然,首先,呕吐会导致毒素二次进入食道和呼吸道,使食道和呼吸道的破坏更严重,甚至引发肺部中毒感染。严重时根本无法停止呕吐。所以,别尝试吐,赶紧打电话找救护车才是正道。
误区八:有人溺水,就奋不顾身跳下水去抢救,但实际上,你需要稍微思考一下如何救他才更容易使他获救,首先,你要会游泳,其次,一定谨记常识背对着溺水者前去拖拽抢救他,否则很有可能他不停扑腾的双臂会把你也一起拽下水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保健知识重点总结内容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保健知识重点总结内容有哪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lpbw.com/post/38576.html